【医学小常识】中医视角下的甜蜜“认知杀手”——糖尿病认知障碍
医师简介: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各类疾病,如失眠、头痛、眩晕、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等常见病,及中风、痴呆、帕金森、运动神经元病等慢性疑难性病症。
出诊信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方庄院区东楼北支1层名医堂5诊室,每周三上午。
预约方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小程序、114各平台。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的严重疾病,它就像一层笼罩在大脑的迷雾,已经悄悄地潜伏在糖尿病患者身边,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避免这“甜蜜的杀手”来到我们身边。
上期我们讲到了什么是糖尿病认知障碍以及它发生的原因和具体表现,这期我们来聊一聊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以及怎样摆脱这个甜蜜的负担。
一、怎么判断我患有糖尿病认知障碍?
当您存在以下情况时:
1、年龄大于65岁;
2、发现自己存在上期推文中讲到的认知功能减退情况;
3、发生过不明原因跌倒;
4、反复低血糖发作;
5、自我血糖管理困难;
6、具有抑郁、焦虑症状。
应警惕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需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神经心理评估,包括一系列标准化的认知测试,用以评估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技能等。常用的认知测试工具有简易智力状态检测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等。
二、糖尿病认知障碍的中医认识
消渴呆病
在中国古籍中并没有糖尿病认知障碍直接对应的病名,可归属于“痴呆”、“善忘”等范畴。现代中医家根据糖尿病认知障碍为消渴病兼症以及患者呆钝善忘,病位在脑的临床特点将其归纳为“消渴呆病”,“消渴”说明了糖尿病最初出现的症状,“消渴呆病”指出了消渴病日久,迁延认知的病机。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病机如下:
①肾虚髓减:脑为髓之海,为元神之府,神机之用,脑髓的充盈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提供了先决条件。髓与五脏相关,以肾为最。
②气血亏虚:五脏之精受于先天,又靠后天水谷之精充养,脾胃健旺,气血生化有源,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
③气机失调:气对人体生长发育、脏腑功能、津与血的运行起推动作用,浊气停肠胃,积饮停痰,清气不能上行脑窍,故神机失用。
④痰瘀阻滞:消渴病初起,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变生痰瘀。消渴病日久入络,痰瘀化毒,损伤脑络,闭阻脑窍。
⑤毒损脑络:毒的产生在于诸邪久滞,酿变为毒,瘀、瘀、热是形成毒的主要病理因素,日久重浊胶粘特性的浊毒进而损伤脑络。
三、如何摆脱糖尿病认知障碍?
(一)干预措施
1、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增加脑力活动、地中海饮食(如橄榄油、蔬菜、水果、鱼、海鲜和豆类等)、维持良好的生物钟节律等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的平稳是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基础。
2、认知训练
认知训练被广泛地用于健康老年人的认知促进以及认知障碍患者康复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可显著提高认知水平,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有助于血糖的控制。认知训练作为一种安全、方便、经济的干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各文献报道的干预效果较好,但是认知训练的具体方法各不相同,需患者去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指导。
3、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上没有专门针对DRCI的药物,治疗用药原则是降糖治疗和痴呆与AD的药物治疗。
a. 降糖治疗:
(1)血糖控制水平:如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同时较少伴有慢性疾病、认知功能状态完好,可设定较低的血糖控制目标,可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0%-7.5%。如果老年患者存在多种慢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可设定较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可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低于8.0%-8.5%。
(2)抗血糖药物:使用抗血糖药物通常能够改善患者的高血糖,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代谢的情况,也可能会对大脑中的细胞代谢产生影响,从而改善认知能力。根据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推荐,患者可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胰高糖素样肽-1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使用磺脲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b. 痴呆与AD的药物治疗:如果是普通的AD,目前没有有效的缓解疾病进展的方法,都是对症治疗,目前也没有痴呆类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的相关临床试验。根据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推荐,患者可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是治疗轻中度AD的一线药物,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同时可适当选用银杏叶、脑蛋白水解物等药物辅助治疗。
(二)护理调摄
家人应加强精神调摄,解除情志因素,恰当应用沟通技巧,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病患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地生活,对于反应慢、动作缓、易健忘等情况,不要指责、嘲笑,要给予积极鼓励。鼓励和指导病人根据个体状况选择强度适当的体育运动,尤其是有氧健身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鼓励病人多做一些动脑活动或脑筋急转弯游戏,如打牌、猜谜语、下棋、心算或积木拼图、图形拼凑等,协助病人确认现实环境,如日期、时间、季节、地址、电话号码、厕所、房间、餐厅等。建议病人写日记、周记,将做过的事记下来,有助于记忆,对一些难于记住的事情或电话号码等记在一个固定的本子上帮助记忆等,避免将要做的事情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