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新闻中心

“养子十法”以外养内调五脏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24-04-12
字号: + - 1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陈自佳

南宋儿科名医陈文中撰著的《小儿病源方论》中记载了“养子十法”: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六者,勿令忽见非常之物;七者,脾胃要温;八者,儿啼未定勿便饮乳;九者,勿服轻朱;十者,宜少洗浴。陈文中认为,婴幼儿“譬如草木茸芽之状,未经寒暑,娇嫩软弱”,因此应通过护理外在以调养五脏,增强五脏功能。陈文中提出的“养子十法”,对于现代育儿也具有指导意义。

背暖 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此外,肺俞穴位于背部。小儿背部受凉可表现为发热、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头痛等。小儿只有背部温暖,才能更好地抵御外邪,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肚暖 肚子是脾胃所在。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脾胃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的生长发育需要水谷精微的不断滋养,而水谷精微的转化则依赖于脾胃的功能。如果肚子受凉,小儿会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晚上睡觉时,家长可给小儿穿上肚兜,以保持肚暖。

足暖 俗话说,寒从足底生。足部是诸多经络循行之处,与人体的脏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寒邪由此入侵,就会引起腹泻、呕吐、尿床等问题。因此,家长要给小儿穿好鞋袜,避免光脚踩地。

头凉 “头为诸阳之会”,小儿头部易出汗。出汗过多,毛孔张开,外邪易乘虚侵袭人体。小儿应适当保持头部凉爽,避免帽子过厚。

心胸凉 心在五行中属火,具有温热、升腾的特质。小儿如果心胸部过热,就会出现面赤、口舌生疮、口气臭秽、大便干结等症状。因此,家长要避免给小儿穿过多衣物。

勿令忽见非常之物 小儿神气怯弱,“肝常有余”,当看到惊险刺激的场面或听到高亢剧烈的声响时,易受惊吓,导致精神不安,引发夜啼、癫痫等。

脾胃温 脾胃最怕寒凉,过多摄入冷饮、西瓜等寒凉之物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导致食欲下降、腹胀、腹痛、大便稀溏等。饮食有节才是保持健康之道。

儿啼未定勿便饮乳 很多家长在看到小儿哭闹时,会以喂奶的方式进行安慰。这不仅会造成乳汁流入小儿气道,引起剧烈的呛咳和呕吐,甚至引起吸入性肺炎,还会使小儿吸入冷空气,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

养子十法”中还包括“勿服轻朱”“宜少洗浴”。这些都与古时药物缺乏、条件受限有关。轻粉、朱砂有下痰涎、镇静安神的作用,但轻粉、朱砂都含汞,长期服用可能损害肝肾功能。“宜少洗浴”是指小儿在1周岁以内,尤其是刚出生的第一周内应当少洗澡,以免增加受凉患病的风险。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此法不必拘泥,洗浴的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刚进食或刚打完预防针,或频繁呕吐、气喘、气促,或皮肤受损时,应暂缓洗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