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到“胃”——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助力渐冻症患者进食不再困难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脾胃肝胆科为一位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的“渐冻症”)的老先生实施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为其后期恢复提供了坚实保障。
该患者就诊时吞咽功能已逐渐衰退,常常在进食时发生呛咳,无法顺畅地摄取营养,身体日渐衰弱,家属心急如焚,四处求医。二七院区脾胃肝胆科主任王志斌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为其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他认为,对于这位患者来说,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一个理想的治疗选择。这种手术不仅能够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还能显著提高他的生活质量。在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预期效果和可能的风险后,家属们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接受这一手术方案。
手术在二七院区的内镜中心顺利进行。在王志斌主任的带领下,手术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成功完成了胃造瘘管的置入,且创面洁净,未发生切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术后第二天,家属们便通过胃造瘘管为患者注入了营养液及流质食物,患者全程无任何不适感,这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他的营养状态,为其后期恢复提供了坚实保障。患者家属也向医院和医护人员们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表示这次手术不仅拯救了患者的生命,更让他们重拾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本次PEG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彰显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在脾胃肝胆科领域的卓越实力,也为更多类似病症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我们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东方医院二七院区脾胃肝胆科将能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小贴士:
1.什么是PEG?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Feeding Tube)是一种通过胃镜介导放置造瘘管进行胃肠内营养或胃肠减压,且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1980年,Gauderer等人就提出了胃造口术式-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成为了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解决不能进食患者的营养方案。。
该方法是在胃壁打一个孔并连接一根饲管,通过饲管和营养袋,可以将肠内营养液直接输送到无法经口饮食的患者胃中,然后经胃肠道吸收。该方法与鼻肠喂养相比,PEG后患者无咽部及消化道的不适感,并能提高喂养效率,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反流或溃疡)的发生,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超过30天)“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PEG以其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经济有效等优势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地应用。是符合适应证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快充方案”。
2.PEG适合哪些患者?
PEG可应用于消化道功能正常但无法经口进食,需要长期静脉或鼻饲营养维持的患者,对于营养物质的供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①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如卒中),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脑瘫,痴呆症,脑肿瘤或转移瘤,精神运动性抑制,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大脑损伤,缺氧性脑病。
②上消化道疾病致吞咽障碍不能进食者:口腔肿瘤,咽喉部肿瘤,头颈部肿瘤,食管肿瘤,良性食管狭窄。
③意识水平降低:重症监护患者,长期昏迷者。
④其他系统疾病致营养不良风险增加或不能进食者。
3.PEG有哪些优势?
该技术既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又能确保患者良好而足够的营养供给,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快捷、安全、不需要特殊麻醉、费用低等优点,对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技术。
①与鼻胃管相比,PEG避免长期置管所致的鼻咽、食道粘膜的糜烂及出血,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反流性食管炎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适合长期放置。
②与外科造瘘术相比,PEG安全创伤小,操作简便快捷,置管后进行营养时间更早,术后便于护理,并发症少,费用低廉。营养不良、体弱、高龄的老人均能耐受。
③由于造瘘管道位于腹部,不影响形象,容易被患者接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二七院区脾胃肝胆科设有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消化内镜中心,脾胃病中医治疗室,安宁疗护病房,已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消化道早癌筛查,胃肠道息肉电切术,内镜下粘膜切除、剥离术,内镜下止血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ERCP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等专科诊疗项目。其特色是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及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疾病。并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早癌,进展期肿瘤诊疗及晚期肿瘤安宁疗护等业务。
图文/路理杰
编辑/刘雨涵
审核/王志斌
审阅/郭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