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小常识】患者卒中早期家属应注意哪些问题?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 康复治疗师 李秋祥
在门诊常常能碰到一些卒中患者就诊时有肩痛,摔倒等病史。了解后得知多是早期不懂康复,没有系统做过康复训练、或急于求成或错误的帮助患者出现的问题。那作为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良姿体位,可以预防和减轻患者的肢体痉挛。
包括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
(1)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头部放于舒适的枕头上,在胸前放上枕头,使
患肩前伸,肩屈曲 90 度到 130 度时,腕伸展放在枕上。患侧髋、膝关节屈曲向前,放在身前的支撑枕上,枕头适宜为佳,足放于枕上。(2)患侧卧位:头部放于舒适的枕头上,患侧肩前伸、前臂外旋,放于外侧支撑椅和
枕头上,躯干后仰后方垫上枕头,避免肩部受压,掌心向上。患侧髋伸展,膝关节稍屈曲,健腿屈曲放于支撑枕上。(3)仰卧位:患侧上肢伸展、外旋、稍外展、抬高,患臂放于体旁枕上,掌心向上,
手指分开。患侧髋部垫一枕头,大腿稍向内夹紧并内旋,防止后缩,膝关节稍弯曲,膝下垫一枕头,防止膝关节过伸。体位变换 1—2 小时变换一次为佳,防止压疮等出现。
2. 压疮 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时,要注意皮肤的保护。老年患者皮肤比较脆弱,有慢性病、糖尿病等,加上局部潮湿,如汗液或排泄物刺激等,在搬运或翻身时,极容易摩擦到皮肤,造成皮损。如果护理不当,就容易造成压疮。
3. 肩痛 患者在发病时,有时会晕倒或肢体无力,瘫软在地。家属情急下会拉上肢或从患者腋下抱住患者进行转移,这时容易造成患者肩关节的肌肉拉伤,出现肩痛。还有患者患病前期上肢无力,下肢力弱,走路时肩关节出现代偿,患侧肩关节未进行保护,走路时甩动肩关节,后期造成肩痛,出现肩手综合征或肩关节半脱位,从而影响后期康复治疗。
4. 步行问题 有些患者早期没有到专业的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在下肢力弱、平衡、步态等情况,都没达到的步行条件时,急于求成,开始进行行走训练。造成的后果就是步态出现问题、容易摔倒、出现偏瘫步态(“挎篮”步态)等一系列问题,对后期康复造成影响。建议患者早期到专业的康复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在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相对应的专业性康复训练,早日康复,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5. 心理问题 脑卒中患者心理变化有五个阶段,分别是震惊阶段、否定阶段、抑郁反应阶段、对抗独立阶段、适应阶段。患者从健康人到患病偏瘫后,他需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家人在这时要鼓励、开导患者。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会给患者战胜疾病的力量,对患者康复有很大帮助。随着康复越来越好,患者也能重拾信心。在家属、康复医师、康复师和患者一起努力下,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李秋祥,康复治疗师,2014 年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
专业擅长: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骨折术后、颈腰椎病等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及神经损伤,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法进行康复治疗。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