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守护女性健康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妇科 副主任医师 徐彩、研究生 陈甲月
许多女性在体检、备孕或出现异常出血时,会听到“子宫内膜息肉”这个名词。顿时心生疑惑:这是什么病?严重吗?是否影响怀孕?需要治疗吗?它听起来陌生,却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让我们一同了解如何科学应对它吧。
一、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简单来说,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小肉赘”,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它们突出于内膜表面,形态各异,有的有蒂,有的无蒂,且大小不一,小的像米粒,大的可能长到几厘米,可能单发或多发,悄悄影响月经甚至生育。
二、子宫内膜息肉有哪些症状?
约1/3患者无明显症状,需通过体检发现。如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息肉在“报警”:
①异常子宫出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经间期出血或其他非经期出血;
②不孕或反复流产:息肉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干扰受精卵着床;
③其他:少数人可能出现下腹隐痛或白带异常。
三、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是什么?
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高危因素包括:
①内分泌因素:雌激素水平过高,如激素补充治疗、长期服用激素类保健品都会使女性雌激素水平升高;
②炎症因素: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宫腔内异物(如宫内节育器)刺激、以及分娩、流产、产褥期感染、手术操作或机械刺激;
③年龄增长、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等,也是子宫内膜息肉的高发因素。
四、子宫内膜息肉怎么诊断?
根据症状、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医生可做出初步诊断,而确诊则需要在宫腔镜下切除病灶组织行病理检查。通常情况下,确诊的过程需阶梯式进行以下的检查:
①妇科超声:可初步判断宫腔占位的位置、数量和大小,具有无创、便捷的优点,是发现宫腔占位的首选检查方法;
【注】a.超声检查方式的选择:已婚或有性生活者首选经阴道超声检查。
b.超声检查的最佳时机:怀疑子宫内膜息肉者,应于月经结束后3-7天检查,此时子宫内膜较薄,有助于超声医生更好地观察子宫内膜息肉。
②宫腔镜检查: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宫腔和子宫内膜情况,初步判断病灶性质,同时可切除病灶送病理。
③病理检查:诊断的“金标准”,可明确息肉性质,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五、子宫内膜息肉怎么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根据临床症状、生育需求等方面,各有不同,主要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① 期待治疗:对于无症状、无恶变高危因素、息肉直径<1cm的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部分患者可自然消退,可观察随诊,建议3-6个月复查;
② 手术治疗:对于有临床症状、备孕超过半年未怀孕或息肉体积较大的患者,推荐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同时行病理检查。
③ 药物治疗:对于近期无生育计划、症状较轻、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孕激素类药物、短效口服避孕药帮助子宫内膜脱落。
六、子宫内膜息肉术后会复发吗?如何预防?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率约2.5%-43.6%,且息肉的复发率会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为减少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手术后的患者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① 定期复查:遵医嘱复查B超;
② 管理基础疾病:控制体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③ 术后药物:对高危复发人群(如多发息肉、既往复发史),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孕激素类、短效口服避孕药,或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预防复发;
④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减少压力;
⑤ 避免长期的雌激素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