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技回春】养生锤这么用,效果翻N倍!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理疗科 主治医师 刘杨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备有一个养生锤,通过捶捶打打刺激经络穴位,缓解身体疲劳,但养生锤的使用也有讲究,一起来了解这些技巧,让养生事半功倍!
养生锤始于《黄帝内经》中的“导引按跷”术,可用来进行捶背、敲脚等按摩,通过敲打经络经筋穴位,达到舒缓疲劳之效。从操作方法上讲,更接近中医推拿手法中的击法和拍法这两种常用的治疗与保健手法。
击法主要是用拳背、掌根、小鱼际等部位击打体表,这种方法刺激量较大,有振奋阳气、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紧张等作用,常用于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等部位。养生锤操作时,应注意捶打频率较低、用力稍重(重缓捶打法)。捶打部位往往是肌肉肥厚、骨质坚实的部位,操作时稍加用力,捶打部位感到酸胀、微痛为宜,不可用力刚猛,追求出痧、红肿等机体表现。既要达到治疗效果,又要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拍法则是用虚掌拍打体表,动作平稳而有节奏。拍法同样具有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放松肌肉等功效,适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等部位,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与击法相比,拍法的力量相对柔和。养生锤操作时,应注意捶打频率较高、用力均匀柔和(轻快捶打法)。捶打部位往往是比较表浅的经筋、皮部,捶打时通过小而快的刺激量叠加,让经络、经筋得到疏通。更适合于一些对力量要求不高的治疗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重缓捶打和轻快捶打打法常结合一起使用,操作与经络经筋循行部位,广泛应用于日常保健中,帮助人们缓解身体疲劳,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下面跟大家分享肩颈部、腰背部养生锤操作要领:
1、 肩颈部操作:从肩胛骨下角的内侧开始,沿着肩胛骨的内侧边缘,从下往上进行轻快而准确的捶打。当捶打至肩胛骨的内上角时,转向外侧,朝着肩峰的方向继续移动捶打。随后,再沿着肩颈的连线方向,向上移动至颈根部进行捶打。整个过程中,保持频率在40-60次每分钟,力度要轻柔适中。捶打至皮肤微微红润,颈肩部感到酸胀并带有微热感,即达到理想的效果。
击打路线可刺激到肩颈部循行的阳经,主要包括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手太阳小肠经。这些经脉的循行对肩颈部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以及疼痛、僵硬等症状的缓解有重要作用。可在心俞穴、肩井穴、曲垣穴、肩髎穴、大椎穴等重要穴位适当停留。
2、 腰腿部操作:从足底为起点,沿着内裤线所在的部位,逐步向上捶打,一直延伸至大腿根部;接着,转换至外裤线所在的部位,从下往上,依次捶打小腿的前外侧、大腿的外侧,直至臀部区域。随后,从腰骶部的三角区出发,继续向上捶打,目标是腰部两旁的丰厚肌肉群。在整个捶打过程中,保持频率在20-30次每分钟,力度要稍重一些。捶打至皮肤呈现出红润的色泽,同时腰腿部感到酸胀并带有微热感,即达到适宜的程度。
击打路线可刺激到腰腿部循行的阴经、阳经,主要包括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这些经脉的循行对腰腿部的气血运行、脏腑功能以及疼痛、酸麻等症状的缓解有重要作用。可在涌泉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风市穴、环跳穴、八髎穴、肾俞穴等重要穴位适当停留。
使用注意事项
1、 使用养生锤时应保持动作均匀、连续,避免在某个部位持续过久或是用力过猛。
2、 长时间或过度用力使用养生锤敲打,可能会导致肌肉或软组织损伤,因此每天应坚持敲打按摩5~10分钟,具体时间和力度需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调整。
3、 避免敲打眼睛、耳朵、头部等敏感或重要部位,以免造成损伤。
记住了!养生锤要想发挥真正的养生力量,可不是随便敲敲打打,循经找穴,让经络更加通畅,气血更加充盈,机体更加健康!
上一篇: 【巧技回春】脾胃虚,人秒丑!调脾秘籍,助你颜值回春
下一篇: 【中医妇科】缓解更年期失眠的中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