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论坛暨第八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班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16-05-09
字号: + - 14


2016年5月7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王永炎名医传承工作站承办的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论坛暨第八届中西医结合脑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讨班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张允岭教授担任此次论坛主席。这已经是连续第五年由张允岭教授担任该论坛主席了。张允岭教授首先致开幕词,拉开了本次论坛的序幕。随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唐启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文生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高颖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金民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陈志刚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郭蓉娟教授、山西中医学院郭蕾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邹忆怀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占军教授相继主持会议。



论坛伊始,唐启盛教授首先宣读了王永炎院士的贺信,在信中,王院士简要回顾了中西医结合的历史,认为中医和西医的整合是历史的必然,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认为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方向。感受到了王永炎院士对学会的建设和团队的发展深情而殷切的期盼。此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分享了中医脑病诊治思路及治疗经验,从倡导脑当为脏论、脑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临床辨治经验三方面进行了精彩讲述。随后,国医大师王琦教授针对如何推动中医临床的发展与进步议题进行了深层剖析与讲解,指出中医医疗形势堪忧,中医科研应以临床为主导,本着求真求是的态度,切实推进中医理论的进步,启迪后学,促人深思。天坛医院的赵性泉教授对卒中全面管理进行了介绍,卒中全程管理涉及多环节、多因素,卒中预防尤其是零级预防与一级预防在卒中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多学科交融、中西医合作的卒中全面管理是促进卒中防治水平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必然趋势。新加坡Simon Ting Kang Seng教授结合多个典型病例分享和多项研究发现,阐述了脑血管变化与神经行为学的改变关系密切,对全面客观认识脑血管变化的不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北中医三附院的曲淼教授介绍了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疗进展到中西医临床思维异同的思考,首先从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影像学诊断、风险评估及二级预防方面解读国内外目前TIA研究进展,指出中西医临床思维虽异,各有优劣处,但良好的中西医临床思维交融的临床运用仍具有美好愿景。紧接着,郭蓉娟教授抛砖引玉,讲述了情绪的全程管理在脑卒中防治中的重要意义,倡导“快乐治疗”,并明确提出临床尤需重视以患者为中心的多模式、多维度脑卒中情绪管理的新理念。福建中医药大学陈立典教授系统对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研究进行了介绍,由于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复杂性,东西方的康复技术已经深度融合,然中医康复技术仍存在经验总结多、验证性研究多、共性技术研究少及缺乏规范评价体系等问题,对中西医康复研究进行深层剖析,促人深思。天坛医院宋立刚副教授代表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带领的缺血性缺血管病介入治疗团队对神经介入进行了介绍,神经介入是现代医学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有益尝试,是现代医疗环境中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新拓展,强调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最后,金香兰副主任医师就中风后认知障碍中医健康促进方案与综合干预方案应用进行了介绍,引人入胜。伴随着数位国内外专家精彩纷呈的演讲,现场高潮迭起,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本论坛围绕心脑血管病全时程一体化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包括一级、二级预防、急性期治疗、后期康复、情绪管理等疾病发生发展各阶段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理念、思路、技术、方法、成果及其他新进展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交流,启迪思维,弘扬原创,旨在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知识的交融碰撞,为进一步提升脑病相关领域各级医师的中西医理论水平,促进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的发挥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来自全国近二十个省份的近500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讨班的学习和交流。学员年龄最小21岁,最大63岁,在京医院20余家,外地学员包括山东、吉林等近20个省份及自治区。此次论坛学术氛围浓厚,授课专家深入浅出,深受广大学员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



(王永炎名医传承工作站 袁清洁 高维报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