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孟捷,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医内科消化脾胃肝胆疾病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肠易激综合征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研究和中医治疗临床研究。擅长治疗中西医结合诊治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2011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做为访问学者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1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参与及发表论文30余篇,并在自然杂志出版集团旗下《胃肠肝胆病综述(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杂志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一篇,该刊SCI影响因子达10.42。 共参加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及1项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项目和多项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研究。
2020年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我只是四万分之一
2020年初春,武汉的樱花已经悄悄地开了。远在新疆的父母还不知道他们的儿子已经在疫情前线工作一个多月了。“母亲患恶性肿瘤,年初还因为急性心衰在当地住院治疗。本来是计划春节回家探亲的,一切都被这突来的疫情打乱。”“最初在党支部群里接到报名通知,没怎么想就报名了,其实我右膝关节韧带撕裂还没有完全恢复,走路略远,站立时间稍长就会疼痛,膝关节活动范围还没有达到受伤前的状态。但疫情当前,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支部里党龄相对比较长的,觉得应该起到带头作用。” “我在英国的导师和朋友都非常关心我,也非常关注中国疫情的变化,我告诉他们全国一共4万医护人员前来支援,而且救治都是免费的,中国政府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我只是四万分之一。”孟捷主任回想一个多月前报名参战的情景。
近天命之年的他,在医疗界特别是中医界还算是“年轻人”了,深厚的中医学功底,让他坚信几千年来守护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医药学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因此,他决定要在国家危难之际用其所学尽一份力。
展现祖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魅力
“因为新冠肺炎尚没有确切有效的西药治疗,中医药历史上在治疗疫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开始收治的患者除了普通型,还有一部分重症。一些老年患者还有合并肿瘤,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病,中药能更快退热,通过辨证论治解决患者呼吸道症状,如干咳,呼吸困难,还有一部分以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对于有的恢复期患者表现以气虚,阴虚等,用中药调理身体机能恢复很快;还有一些患者因为亲属患病,对疫情恐惧出现焦虑失眠,使用耳穴压豆能帮助患者改善睡眠;有些患者出现腹胀,胃肠痉挛,使用针灸能很快缓解症状。对于部分符合出院标准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表现的情况,中医辨证结合,加用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的药物,促进其肺部病灶吸收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孟捷主任说。
“例如一位确诊患者,入院时除发热咳嗽还伴有便秘等症状,舌质红苔黄厚,我们给予宣肺清热通腑治疗,并且根据门诊资料,患者病情特点,按古代医家张仲景所说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能拘泥于一方一证,而且急性传染病病机变换很快,我们只开2剂,2天就要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经过我们的针对性治疗后患者体温正常,大便通畅,舌苔很快褪去,但随后表现口干渴,这时候中药调理主要用清肺养阴生津止渴,复查核酸转阴,CT检查病灶吸收,但有纤维条索,出院处方就在清肺养阴基础上加软坚散结的药物,建议用百合银耳等膳食调养。”
为助力驰援武汉医疗队的诊疗工作,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琦国医大师、姜良铎教授、王庆国教授组成医疗专家组,在北京通过视频与孟捷主任等前线医疗队就新冠肺炎疑难病例进行了远程会诊。前后方专家就辨证难点、后期中医治疗方案等进行了交流,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组对患者下一步用药和诊疗方案进行了具体指导。孟捷说,大学及医院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让我们更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
跨越身体极限,终于看到曙光
进入武汉的第一天,天气非常冷,冻得牙齿打颤。孟捷洗了热水澡后才感觉稍微暖和了一些,但是他的心里很忐忑,害怕自己刚来第一天就病倒,那将会影响整个团队,全体人员都要被隔离,他在不安中度过了武汉的第一晚,那天是正月初三。
刚到武汉的第一周,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队员们目睹了危重患者从急诊刚转到病房就抢救无效死亡,大家心里想的是一方面要救治病人,另一方面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保护了自己就是保护了整个团队。开始看到的死亡病例都是高龄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想着只要做好防护不会感染,平时身体还好,即使感染了也不会很严重,但后来得知有年轻的医生因感染而死去,心里有些害怕了,毕竟也快50岁了,今年正是本命年。孟捷说,来的时候爱人让我带红内衣,带红绳,我说进隔离区为了避免感染和消毒方便,不能穿戴自己的东西进去。
每次进隔离区穿防护服都是考验,穿戴好以后,护目镜里很快会有水汽,看东西很费劲,带上防护服的帽子听力也会下降,在病区里走路都很笨拙,开始天气冷护目镜里有水汽就到窗户跟前吹一吹冷风,会好一些,后来有几天天气很热,刚穿完衣服就完全湿透,因为穿脱一次防护服需要近一个小时,进隔离病房里面穿上尿不湿,而且不敢喝水,早班是7点进病房,下午一点出来,头天晚上就不敢喝水,等于十几个小时不能喝水。脱防护服的时候要全身喷消毒液,为了保持通风窗户都是开着的,消毒液喷到身上非常冷,有时进到眼睛里刺激的眼睛生疼,每次出隔离病房,脱完防护服觉得一身轻松,但只穿手术衣胳膊都露着又非常冷。
到武汉第四周的时候觉得心情特别低落,整个人的心理和身体都到了低谷,有一个阶段病例增长非常快,我很迷茫不知道什么时候疫情才会结束,我们才能回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李书记、郭书记挨个给我们队员打电话问候,给了我莫大的精神鼓舞。终于听说我们所在医院门诊的病人在大幅度减少,局部病例开始下降,我们病区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了,终于看到了曙光,我相信武汉整体病例下降的拐点很快会来到。
患者满意,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孟捷大夫,您好,作为受您救治病人的家属,我非常感恩您对我丈人细致的问诊、开药;耐心地解答宽慰。非常感恩您为患者的付出。这一次您作为白衣卫士冲上疫情第一线,老将对新毒,殊为不易。我及家人为您祈福加油,愿逢凶化吉,早日平安归来。孟大夫,您是最棒的。”
“孟医生好,我是4 号床孙进,感谢你们团队努力,能回家很开心!欢迎5月初来看樱花!来了一定请告知一声!再次致谢!”
一位位患者治愈出院,孟捷主任收到了太多这样的微信,他说,患者早日康复是我最大的心愿,医护人员和患者以及全国人民齐心合力,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
在驰援武汉医疗队同事们的眼中,孟捷大夫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暖男,他像极了武汉三月的暖阳,对待患者总是那么和蔼可亲,不厌其烦。因为语言不通或者患者年岁较大听力不好,孟大夫要和患者沟通很长时间。有的时候患者一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医疗队,还会将自己家人的身体问题向孟大夫询问,他都非常热心的给予解答。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先后派出两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驰援武汉定点新冠收治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孟捷说,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在队长王彤主任的带领下,遇到困难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打气,生活上互相帮助。因为是回族,到了武汉饮食上还是有些不方便,大家把会把我能吃的让给我,王兆嘉和孙艳荣老师会想办法帮助大家改善伙食,换换口味,在歇班的时候我们一起在楼下晒太阳,散步。
“我们就像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战斗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我们要一鼓作气,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在发挥中医药学特色抗击疫情的道路上,我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将会继续传承探索,更好地发扬祖国医学。”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将是孟捷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闫剑坤
图/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