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不瘸大夫为什么说我跛行?
有的在周围血管科就诊的患者,拿到病历以后,会问大夫:“大夫我走路不瘸,为什么您在病历上写我跛行?”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专有名词“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后(一般为数百米左右),出现单侧或双侧腿部肌肉酸痛、麻木无力,甚至出现跛行行走,这时候患者必须终止行走,原地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可以很快缓解或消失。症状消失后继续行走,但是再走相同的一段距离后,上述过程和状态再度出现。这一组症状叫做间歇性跛行。所以并不是所有真正出现跛行行走的患者才能戴上间歇性跛行这个“帽子”,只要出现以上症状,临床医生就会判断为间歇性跛行。而这一段患者从正常行走到出现腿部症状、必须终止活动原地休息的路程距离,我们叫做跛行距离。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病因临床上主要有下肢动脉缺血和椎管狭窄。导致下肢动脉缺血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等。
很多老人觉得,人上了岁数、走不动路,是自然衰老过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如果您发现以上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到医院血管外科就诊明确诊断。特别是当跛行距离越来越短、同时出现小腿行走无力、疼痛、发凉、麻木、抽筋等症状的时候更加需要重视,比如原来能走一千米,现在走三百米腿就抽筋疼的走不动了,那这就肯定是让您到医院就医的一个信号。
到了医院以后,大夫都会通过查体,比如触诊下肢的温度和动脉搏动情况、进行动脉血管的功能检查等等,很快的明确病因。从血管外科的角度来说,间歇性跛行是肢体出现缺血的一个相对早期的、病情程度不算很重的临床表现,如果能够及时到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那么临床效果和远期预后都会很理想。其实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间歇性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尽量的保存肢体的正常行走活动功能,保证生活的活动半径不缩小,维护大家特别是老年患者群体的生活质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 张凡
上一篇: 肛门疾病的罪魁祸首──肛窦炎
下一篇: 警惕体内沉默的杀手: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