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常用降尿酸药该如何选择?

作者:张春艳 马卫国 来源:风湿病科 发布时间:2020-12-24
字号: + - 14

本期专家:

微信图片_20201224101918.jpg

张春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风湿病科 主任医师

  医师简介: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疾病。

微信图片_20201224101920.jpg

马卫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风湿病科 副主任医师

  医师简介: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白塞病、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主要在肾脏代谢后排出,当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就会出现血尿酸升高,继而诱发痛风。那么常用降尿酸药该如何选择?

  1 尿酸的“来源”与“去路”

  引起血尿酸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由于人体摄入过量高嘌呤食物使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体产生的尿酸不能正常排出体外。针对以上两个原因,临床常用降尿酸药也是通过干预尿酸的“来源”与“去路”两个方面来降尿酸的。

  2 抑制尿酸生成药

别嘌醇

  作用机制: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成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生成。

  成人常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半片),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100mg(半片~1片),至一日200~300mg(2~3片),分2~3次服。每2周测血和尿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6片)。

  注意:别嘌醇与多种不良反应有关,包括皮疹、胃肠道反应以及别嘌呤醇超敏反应综合征等,其中超敏反应与白细胞抗原HLA-B*5801等位基因直接相关。中国汉族人中此基因阳性率为6%-8%,而白人仅为2%。因此,建议在使用别嘌醇前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阳性者禁用。

非布司他

  作用机制:非布司他同样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浓度。

  成人用量:推荐起始剂量为40mg,一日1次。如果2周后血尿酸水平仍不低于360umol/L 建议剂量增至80mg 每日1次。

  注意:非布司他常见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恶心、皮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30 ml/min)者无须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30 ml/min)者慎用。本品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巯嘌呤治疗的患者。此外,非布司他可能造成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痛风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对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新发心血管疾病者,需谨慎使用并随访监测,警惕心血管血栓事件的发生。

  3 促进尿酸排泄药

苯溴马隆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

  成人用量:每次口服50mg(1片),每日一次,早餐后服用。用药1-3周检测血尿酸浓度。

  注意: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胃内饱胀感和腹泻等现象。eGFR<20 ml/min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期间,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以免尿酸盐浓度过高在尿液中生成尿酸结晶。

总结

  1、临床常用降尿酸药主要是从抑制尿酸生成或者促进尿酸排泄两个方面起作用,服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

  2、上述几种降尿酸药均不适用于痛风急性期使用,急性期应用会延长痛风发作的时间,一般在痛风缓解1-2周后开始服用。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风湿病科

风湿病科

东方医院风湿科是东方医院中医特色科室,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1人,其中博士毕业生6人,硕士毕业生2人,承担着多项国家级和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和教学任务。科室本着“立…

张春艳 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风湿免疫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炎/皮肌炎、风湿性多肌痛、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产后痹等。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慢性痛风关节炎、膝骨关节炎、…

马卫国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白塞病、骨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