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关注女性心理健康

作者:丁一芸 来源:心身医学科、康复科 发布时间:2021-03-08
字号: + - 14

  春回大地暖,情系半边天,在这浪漫的季节里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现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然而伴随着新时代女性特质的还有她们加倍的心理及精神压力!

  心理疾病已经是当今社会的隐痛。在中国,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12~18岁阶段的人们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性心理健康指数显著低于男性;抑郁和焦虑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一项研究表明,普况下女性群体的焦虑发生率为33.9%,抑郁发生率为30.3%[1]。

  随着人类迈进21世纪,人们对女性的重视不仅局限在婚姻家庭、教育等传统领域, 还逐步延伸到社会保障、身心健康等直接体现女性生活质量与性别安全等方面,其中,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女性心理健康与女性心理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女性心理学是在妇女运动蓬勃开展的背景下,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从研究角度而言,女性心理学是随着医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进步而出现的生物学倾向的心理学理论。它注重的是女性高级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属性,女性特殊生理基础决定的特殊心理现象。现代医学把女性一生划分为5个时期:1.婴幼儿期(出生后到月经来潮前),青春期(月经来潮到生殖器官大致成熟时期),育龄期(卵巢生殖功能及内分泌旺盛时期),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到生殖器官开始萎缩),老年期(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经停)。每个时期女性心理卫生的关注点各有则重。婴幼儿期需要帮助教育其认识男女有别,但无优劣。要防止游戏性性接触给女孩带来心身伤害和打击;2.青春期,月经初潮是女性生物学成熟的重要标志。心理卫生的和重点是加强性知识教育,了解第二性征和月经出现的原因,避免由此造成恐慌。具体包括(1)对经期综合征出现的抑郁、烦躁、头痛等给予心理调整和必要的药物治疗。(2)教育其避免早恋。(3)对自慰现象有科学认识。3.育龄期,此期女性将经历结婚、怀孕、分娩、哺乳等过程,生理上带来急剧的变化,同时也带来许多心理问题。这个阶段要注意,(1)怀孕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研究证实,孕妇情绪障碍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唇裂等。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对优生意义重大。(2)产后及时调节心理状况:产后激素大幅度变化和对今后生活变化的不确定性,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症,这对母亲和孩子的威胁都很大。(3)科学对待不孕症:在中国,不孕使许多女性自责和抑郁,这种心理是不能怀孕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的紧张、焦虑也会影响怀孕。所以,通过对症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不孕症可能会治愈。4.更年期及老年期:随着内分泌功能的衰退,神经系统的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降,更年期妇女会出现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主要症状表现以情绪改变为主,如抑郁、烦躁、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同时性格也会变得敏感、多疑,并有妄想症状出现。

  当代女性面临家庭、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相较于男性,她们的内心更加敏感和脆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 (James Dobson) 在《女人要你懂她:丈夫必知的女人十种情况 》中关于缺少自尊、疲劳和时间压力、婚姻生活中的寂寞和孤独、浪漫爱情的消逝、财务困难、婚姻中的性问题、月经与生理问题、孩子问题、姻亲问题、年龄问题等是造成女性抑郁情绪的十大原因[2]。

  要防止女性心理问题继续蔓延,并尽快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就需要整合多方面资源,采取多种手段。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释放压力,缓解情绪的方式。

  缓解焦虑

  (1)与亲人、朋友多交流;

  • 聊天是我们常见的放松方式,是有效缓解焦虑的手段之一。当您倍感焦虑或恐慌时,可以和家人,亲朋好友聊一聊,即便只是打一通视频电话或者发一段语音留言,都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此外,专业的心理援助热线也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2)安全感;

  • 当您因外界消息或言论而焦虑时,多看那些为您保驾护航的人,聚集您自身的安全环境,您的防护措施,您周围的防护措施,整个城市的防护措施,里里外外人们的齐心协力,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的!

  (3)掌控感;

  • 制定日常起居计划,增加生活的节奏感和掌控感,有利于缓解我们的焦虑。

  (4)充足的睡眠

  研究发现:通过充分的睡眠,能够有效的缓解人的负面情绪。此外,睡眠也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力。睡眠研究者Matt Walker在其TED演讲中将睡觉称为是我们的超能力(sleep is your supper power)。

  改善睡眠

  (1)减少或避免酒精和咖啡因的饮用;

  (2)保持规律/创造规律;

  • 尽可能保持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以及同一时间醒来。

  • 早起早睡。晚上睡不着,早上也尽可能的早起。

  (3)保持卧室适宜的温度,过高的温度既不适宜入睡,也使睡眠难以保持;

  (4)避免白天小睡;

  • 陪伴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增进亲子关系的事情,不管是陪伴孩子学习还是玩乐。

  • 奖励自己。抽空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许久没看的书和电影,想要学习的新鲜事物。

  (5)避免睡前过度关注导致情绪不佳的相关信息。

  关注不必要的信息,可能会让您神经紧张,更加难以入睡,做些令自己放松身心的事情,听书,听音乐等。

  撰稿人:心身医学科、康复科 丁一芸

  审稿人:心身医学科、康复科 邢佳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康复科

康复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康复科建设于2003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余年的发展建设,于2016年8月独立成科,现下设康复评定室、运动疗法室、作业疗法室、物理疗…

邢佳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心理诊疗卒中后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帕金森、多系统萎缩、痴呆等神经精神疾病。擅长中医调理血糖,血脂,血压,进行脑血管病二级预防。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