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只需补铁就可以了吗?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科研究生 谢佳烨
IDA病因治疗很重要:
缺铁性贫血(ID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在育龄妇女和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里,约有2/3的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约1/3患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中,亦有20%的育龄妇女及40%左右的妊娠妇女缺铁。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中是最常见、最容易诊断、治疗效果佳的血液系统疾病。在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补充铁剂是重要的一环,但治疗中仅仅补充铁剂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假设不能明确缺铁的原因,仅仅补充铁剂,而不去除缺铁的病因,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铁的摄入不足,一方面是铁的丢失过多:
1.铁的摄入不足,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偏食习惯、膳食结构不合理、生长发育迅速及妊娠,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功能减退都是常见的生理性原因。病理性摄入不足是指铁的吸收障碍,常见于成年人,可见于胃全切和胃次全切术后,以及胃酸过低、消化性溃疡服用 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肠病如腹泻或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也可引起铁吸收不良。
2.铁丢失过多是成年人,尤其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最多见的失血原因是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肿瘤、钩虫病、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痔疮出血以及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所致胃黏膜出血,女性的单纯月经量过多、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腺肌症等。另外,恶性疾病,如多种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也可引起贫血。
引起缺铁的原因有以上如此多种,这就需要患者于医院就诊,以明确自身缺铁的原因,进而对因治疗。在排除生理性因素后,如果有必要应完善胃肠镜及妇科相应检查,中老年患者还应当注意排查恶性肿瘤,以免延误病情。
缺铁贫的饮食疗法
《内经》中提到 “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平衡膳食在疾病的预防及疗效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中,调整膳食结构,不仅能预防生理性缺铁,在联合铁剂补充的前提下,通常会取得更佳治疗效果。中国传统食疗中有着“以形补形”的观念,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延伸。“以形补形”简单来说,是食用外观上与人体某器官相似的食物,依据食物形状的特征做形象的滋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脏补脏”。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以脏补脏”的理论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以胃治胃,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以皮治皮”。从“以血补血”的角度,患者可食用猪血、鸡血、鸭血等动物血液食品。动物血液中含有丰富的铁,而且是血红素铁,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容易被食物中的草酸等物质干扰。有关资料显示,动物血液里铁的利用率为12%。因此,吃动物的血液来补充血液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最佳食疗方式。另外,基于中医脏象理论“肝主藏血”,肝脏能调节血量,食用动物肝脏对治疗缺铁性贫血也有效果。如每100克猪肝含铁25mg,而且也较易被人体吸收。食用优质植物蛋白,如大豆,以及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铁的蔬菜,如西红柿、紫菜、蘑菇和海带等,也有助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元素。
小儿健脾减少贫血发生
缺铁性贫血为婴幼儿常见病,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食疗为辅。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有利于降低婴儿贫血的发生率,这可能与母乳中铁的吸收率高有关。辅食添加不宜过早或过晚,过早添加非肉类辅食影响婴儿对奶类中铁的吸收和利用,但若超过6月龄的婴儿仍未添加辅食, 8月龄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将明显增加。由于患儿并不能像成人一样自主按时服药,并有可能会抗拒服药,家长们可以采用一些儿科推拿手法辅助治疗。《脾胃论》说 “脾胃不足,皆为血病”。《血证论》亦曰 “可知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乃为有要”。而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应以健运儿童脾胃为要。可补脾经、揉板门、运水入土、分腹阴阳、揉中脘、摩腹、揉足三里、捏脊,达到补脾调胃,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增强患儿体质,改善贫血。
总之,在生活中,如果出现头晕耳鸣、乏力易倦、食欲不佳,记忆力下降等不适,及时到血液科就诊,查血常规及相关检查,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并行进一步诊疗。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科研究生 谢佳烨
上一篇: 健康科普:贫血知多少
下一篇: 疱疹性咽峡炎——疾病预防开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