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东方战役】与时间赛跑,为健康把关,成就防疫中的 “中医力量”

发布时间:2021-11-15
字号: + - 14

“时间不仅是大脑更是生命!每延误一秒钟,就会有数以万计的脑细胞死亡,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患者发病1.5个小时,在溶栓时间窗范围内,需要紧急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医生李晓琳向隔离点队长丁雷报告。

时间就是大脑 必须争分夺秒

  2021年11月13日,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李晓琳医生进驻某隔离点工作的第22天,也是入驻隔离点测核酸的时间点,按照工作安排,隔离点的医护、保洁人员开始有序准备核酸采样工作,李晓琳医生作为核酸采样的人员之一,她像往常一样穿好防护服,有条不紊的完成了酒店观察人员当日的采样工作。然而她刚刚脱下防护服,准备回到休息区,却听闻一同在污染区工作的保洁人员疑似突发中风,作为脑病专业的医生,她马上跑过去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及专科查体,发现患者左侧上肢及下肢肌力下降,走路不稳,存在中枢性面瘫,既往存在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情况不详。初步判断患者极有可能存在急性脑梗死,李晓林深知“时间就是大脑”,每延误一秒钟,就会有数以万计的脑细胞死亡,患者发病1.5个小时,在溶栓时间窗范围内,需要紧急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时间更是生命,一刻不容耽误。队长丁雷听到汇报后立即和王丽云医生联系附近有溶栓条件的医院及120救护车,以便尽早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治疗。为了节省时间,李晓琳医生同时联系患者家属,告知其可能需要溶栓,家属要先去医院等待,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她对患者的溶栓禁忌症进行了筛查,并同家属积极沟通了溶栓的必要性。同时,安越护士和刘海涵护士分别测量了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最终,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患者在发病2个小时内成功被转运至就近医院,随后传来消息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所好转,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是驻扎隔离点所有医护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最大的欣慰。

图片1.jpg

“太专业了、太及时了。真的很感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能为我们提供健康检查。其实从事隔离点保洁工作内心的压力很大,能够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给我们提供防护指导和健康咨询,我也安心多了。”保洁公司许主管这样说。

不忘未病先防  我们一直在行动

定期体检真的太重要了。经过保洁人员突发中风这件事,一起工作的其他保洁人员开始对自己的健康情况产生了担忧,由于条件有限,很多保洁人员都没有进行过规律的体检,作为医务工作的践行者,在此隔离点驻扎的东方医院的医护人员也始终密切关注着入住观察者及身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东方医院呼吸热病科王丽云医生、肛肠科刘海涵护士、儿科闫宏绣护士、骨科陈金铃护士、外一科安越护士和内分泌科盖晨护士主动对一起工作的保洁人员进行血压测量及健康咨询,希望保洁人员可以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如果有异常,可以尽早进行干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中医观念,成就防疫中的“中医力量”。

每位保洁人员脸上都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当问起他们入驻隔离点工作的感受时,大家都赞不绝口,“东方医院的医务人员关心关爱我们抗疫一线的保洁工作人员,我们很感动!”。

未标题-1.jpg

专业的技术、敬业的精神来自于东方医院。面对疫情,医务人员有的奔赴一线,有的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一切都是为了抗疫需要,尽职尽责。疫情防治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涓滴细流汇聚,终能成大海。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医务人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奉献精神,筑起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最牢固的屏障。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携手并进,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他们的力量。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宣传科 闫妍

图/隔离点工作人员

审核/郭蓉娟 闫剑坤 丁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