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小常识】赶不走的急躁、不安与不断增加的疲倦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身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邢佳
李某是一位职业女性,39岁。近半年来因孩子准备小升初择校问题导致反复出现脾气急躁、血压波动、伴心慌、胸闷,出汗。近2个月来症状发作频繁,自觉越来越焦躁不安,不能控制情绪发作。伴睡眠差,入睡困难,夜间易醒,醒后半小时才能继续入睡。由于发作频繁,不仅影响到自己白天的工作状态,导致疲惫,精神倦怠,还影响到她与家人、孩子的交流。李某经常因为控制不住情绪而与丈夫争吵,并斥责孩子,事后又往往自责不已。她担心这种状态会越来越蔓延,影响到她的同事和朋友关系。
直至今日,仍有很多人认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情绪发作属于性格缺陷导致,认为凭借意志就能战胜疾病,却不知道长久的负性情绪会对大脑功能产生影响,也因此忽视了精神疾病源于大脑功能异常这个事实。
现代生活中,由于工作关系、家庭关系、生活压力、学业压力等,往往会导致我们心身疲惫,一旦各种负性情绪和消极状态长久不能得到缓解,或者超出我们自身可以调适的程度,伴随而来的就是不断增长的情绪问题,比如焦虑症。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包括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惊恐样发作,典型的症状表现有心慌、胸闷、憋气、紧张、血压升高、汗出、严重者伴有濒死的感觉。类似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假象,一般发作持续几分钟或数小时后可以缓解或消失。
急性焦虑常在慢性焦虑的基础上产生,生活中更多人以慢性焦虑发作为主。典型表现为五大症状,即心慌,胸闷/胸痛,失眠/疲惫,神经质、急躁不安,此外还有一些躯体的伴随症状,比如紧张,出冷汗,恶心,腹胀,便秘等。
得了焦虑症怎么办?
(1)尽早去医院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2)学会自我舒缓,做好自我定位,减少自我压力。
(3)当焦虑时避免重复不断诉说症状,做腹式呼吸,能减轻呼吸加快及出汗的反应。
(4)活动四肢缓解压力,比如做扩胸运动以及深呼吸,也可以去户外进行活动。
(5)合理地利用自身和环境的资源,比如过去成功的经验、实现目标的渴望、自身的优势、榜样的力量,支持系统比如家人、朋友的关爱,去维护身心健康
上一篇: 中医小妙招 帮您改善卒中后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