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脾正当季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治医师 李壮
时值初夏,雨水变多,天气闷热潮湿,许多朋友出现胸闷、心悸、食欲不振、全身困乏,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等症状,这是为什么呢?中医认为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炎热,加上室外活动增多,活动量相对增大,血液循环加快,出汗亦多,体内消耗的能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候,需要注重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摄取,保养脾胃,固护后天之本就成了夏季养生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医理论,长夏季节与五脏中的“脾”相对应。脾有运化水谷、水液的功能,向全身输布精微物质,生成并统摄濡养机体的气血。脾易受到湿邪的侵袭,为“湿”所困,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脾喜燥而恶湿”的观点。一旦湿邪困扰,往往黏腻不爽、缠绵难愈,湿性重浊、黏滞,人体会引起全身乏力、肢体困重、食欲差、水肿等表现,湿气越重,身体越觉沉重,越不愿活动。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中医认为,夏天本就湿气重,其性粘滞,就如同在我们的味蕾上包了一层膜,根本尝不出任何味道,那又哪来的好食欲呢?再说这湿邪停在胃部,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使本应该是营养物质的成分都堵在胃部,成了病理产物,严重阻碍气机的运行,怎么能不胃胀、腹胀?更加严重的是,此时此刻,我们正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伴随着不思饮食,我们就用更加刺激的方法来增进饮食,选择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追求举杯痛饮冰镇啤酒,或者冰镇碳酸饮料,这可真是“贪凉一时爽,一直贪凉火葬场”,日久必致脾胃虚寒,水饮停聚,就不止“啥都不想吃”这点事了,严重时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症状。
要想缓解不思饮食、身体沉重的临床症状,就需要采取有效的健脾除湿方法。一方面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辛辣、油腻、寒凉的食物,多吃清淡且有营养的食物,做到细嚼慢咽,减小胃肠的工作压力。一方面要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可以尝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播放舒缓的音乐,适当转移注意力,心情愉快自然可以改善食欲。也可以由医生根据您的舌苔、脉象,提出适合自身的中药代茶饮方案。比如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经常感觉胃口不好,容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症状,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淡渗利湿之品,如藿香、佩兰等。如果伴有烦躁,心神不宁的症状,提示暑热邪盛,心火较旺,常用些具有清热解毒、清心降火作用的药物,如薄荷、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等来祛暑。
上一篇: 从《黄帝内经》看中医的情志养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