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医学小常识】贫血知多少

作者:主任医师 丁晓庆 主治医师 廖俊尧 来源:血液病科 发布时间:2022-09-22
字号: + - 14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病科 主任医师 丁晓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血液病科 主治医师 廖俊尧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贫血综合征。我国血液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贫血患病率为20.1%,其中男性为15.8%,女性为23.3%;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状况,女性的贫血患病率远高于男性;老年人贫血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贫血一般临床表现:

  疲乏、困倦,皮肤、粘膜苍白,心悸,气急或呼吸困难,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

  贫血的分类:

  01 贫血程度分类:

  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贫血分为:

  ①轻度,Hb从正常下限~90g/L;

  ②中度,Hb为90~60g/L;

  ③重度,Hb为60~30g/L;

  ④极重度,Hb<30g/L。

  02 病因分类:

  可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生成不足三类。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1)造血物质缺乏:如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6缺乏等。

  (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红细胞生成素不足: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肾病。

  (4)其他:骨髓肿瘤细胞浸润导致的贫血(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2.失血性贫血:

  (1)急性失血:如创伤性大出血,出血性疾病等。(2)慢性失血:如溃疡病等。

  3.溶血性贫血:

  (1)免疫因素:体内存在破坏红细胞的抗体,如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2)感染因素:因细菌的溶血素或疟原虫对红细胞的破坏。

  (3)物理化学因素:如苯、铅、砷、蛇毒等可直接破坏红细胞。

  (4)其他:如脾功能亢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03 形态分类:

  根据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比容计算出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以下四类:

  中医学中没有贫血的名称,但从患者临床所呈现的证候,如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眩晕等,则相似于“血虚”、“阴虚”。一般可将贫血划入“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

  中医认为,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人摄取水谷营养物质,由中焦(脾胃)吸收了饮食物的精微,通过肺的气化作用,变成营气,营气经心火赤化为血而濡养全身。中医谓“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主骨生髓”髓血同源、经血同源。故中医治疗贫血需要根据不同的症型来选择不同的方药。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血液病科

血液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液病科以中西医结合诊治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为特色。拥有教授、医学博士数名,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目前,该科设有普通病床24张,另备有无菌层流病床两…

丁晓庆 科主任 、 主任医师

擅长:

治疗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骨髓瘤、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症,肿瘤化疗后的血细胞减少、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相关的免疫性血细胞减少、出凝血异常,过敏性紫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