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医学小常识】夏季养“长”养的是什么?

作者:副主任医师 赵欣 来源:亚健康科 发布时间:2023-07-17
字号: + - 14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亚健康科 副主任医师 赵欣

  夏季时分,阳气升腾,阴气渐弱,天地阴阳之气相交,万物充分接受太阳的照耀,呈现出积极的生长代谢状态,是天地万物繁茂秀美的时节,是养“长”的季节。因此,此时养生总原则要合于夏季时令特点,注重顺应阳气的蓬勃散发以养“长”。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夏三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那么“长”,到底是什么,我们在夏季如何去养“长”呢?

  夏天主长,是阳长阴消的时期,万物茂盛,走向成熟。中医认为,夏养“长”,则是充实内在,使形体充盛。夏季五行属火,对应人体五脏的心脏,心气内应,夏季阳气旺于外,这时人体血液循环加剧,心气旺盛,心脏负担也随之加重。

  所以中医认为,夏季养生之道,在于养心,应该注重心脏的调养,着眼于“长气”,养“长”应以养心为主,心安则血畅,血畅就神清气爽;

  并且根据夏季特点,养生注重清热、祛湿、防暑;同时要根据心热肾凉的特点,注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保持水火既济的健康状态。

  夏季是气血通畅的季节,如果违背了夏季的自然之道,就伤了心。夏季主发散,主生长,散发好了,生长好了,秋冬才有收藏。夏季属火,是生长、散发的季节,夏季可借阳气的充足来赶走藏在身体里的积寒,所以不要怕热,不要怕日晒,该出汗时要出汗,让浊气排出体外。

  1、要适当的增加室内室外活动,使得身体适当出汗,让身体阳气渐趋隆盛而不至阳气内郁。

  2、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使用的广泛性,造成我们夏季生活习惯的变化,很多人长时间处于恒定舒适温度的房间内,不能够体会夏季的天气特点,在夏季也很难出现由于炎热而大量出汗的情况。

  3、过度使用空调,使我们身体寒气加深,同时空调的使用也打乱了人体的条件机能,抑制散发,不利于夏季的养生。我常常说到的夏季长期躲在空调房导致的空调病也是由于阳气不能正常生发,汗液无法外泄引起的。

  夏季养“长”是顺天时的养生方法,顺天时就是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势来调养人体阴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夏季自然界阳气逐渐生长至最为旺盛,我们的精神、情志、生活习惯也应该随之调整。精神和情志上要积极进取,情志上不要过分压抑自己,并且要避免出现懈怠、厌倦之心。定下的学习工作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这种积极向上的积极状态会加速我们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时会兴奋我们的神经,有利于阳气的生发。

  夏季在起居上也是要注意,顺应天时,晚睡早起,因为睡眠时阳入阴,阳气处于抑制,潜藏状态,夏季多起少卧顺应了阳气长旺,可以让阳气振奋于外。穿着上尽量宽松舒适而不束缚,避免阳气生发受阻,穿着紧身的衣服,也会阳气生发不畅,引发多种不适。

  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此时人身阳气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升发,阳气都跑到了外面,里则虚寒,体内阳气处于一年中最弱的时候,人体处于外热而内冷的状态,加上夏季人们容易贪凉饮冷,胃中虚寒,人的消化功能较弱。这时饮食就要以甘寒、清淡、少油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应减少食量、少吃油腻,以减轻脾胃负担。夏日天气炎热,人们消耗较大,出汗较多,很容易伤津耗气。饮食调养宜选用品质新鲜,性味平和、容易消化、补而不腻的食品,如莲藕、胡萝卜、苹果、牛奶、豆浆、山药、小米等食物,它们都有较好的健脾养胃、补气生津作用。

  还需要注意的是,夏季炎热,病原微生物极易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净,避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虽然天气炎热,也一定不要过食冷饮(如汽水、冰棍、冰激凌等)、冷食,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体虚、久病初愈或脾胃虚寒者,更应少吃或不吃,以免伤及脾胃的阳气,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亚健康科

亚健康科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机体无明显疾病,但是却出现许多不适症状。许多疾病发生前期,均伴有长时间的亚健康状态,如果任其发展,常会发展为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道等疾病甚至肿瘤…

赵欣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运用中医辩证论治思想,为患者制定医养相结合的治疗方案,以进行全方位的体质调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月经期杂症、内科杂症及周围血管科疾病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Baidu
map